第三届复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举行-8846威尼斯

第三届复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举行-8846威尼斯

2019-11-25|来源:复旦中外人文交流

2019年11月23日,第三届复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协办。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育部国际司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办处长毛冬敏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秦亚青做主旨演讲,来自全国的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论坛还发布了“复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丛书”系列第二部《中外人文交流与新型国际关系构建》。

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张骥主持。陈志敏代表复旦大学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他指出,高校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主体,发挥着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教学推广、实践推动四大功能,并介绍了复旦大学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创新探索和贡献,希望高校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中进一步发挥好独特作用。毛冬敏在致辞中肯定了近年来复旦大学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资政、实践中“投入多、成果多、创新多”的三大特色。她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外人文交流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论坛正当其时,在新形势下更要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要巩固支柱作用,推动理念深入人心,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升人文交流能力。

秦亚青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百年来世界文化间关系形成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占据核心地带,世界的其他文化成为边缘的“中心-边缘”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层变化是冷战后非西方国家群体崛起,非西方文化被重新发现、界定和挖掘,单一文化主导的格局受到挑战,世界文化间关系格局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未来存在竞争冲突和互融互鉴两种走向,多元文化共存共荣才是文化间关系健康发展之道。

在一天的研讨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文明、文化关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外人文交流的影响”、“新形势下中外人文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研讨。论坛聚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文化多元主义与文化霸权的竞争以及意识形态的新走向,重点研讨了中外人文交流面临的“安全化”、竞争性等挑战,提出了构建人类共通共享的知识体系、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构筑立体化双向交流格局、适应在斗争中合作等应对挑战的路径。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邢丽菊主持论坛闭幕式。杨晓春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人文交流的关键是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沟通,在当今西方话语体系占主导的情况下,要解决如何善用中国话语让世界理解的问题,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协调各部门、协调官方和民间,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研究,推动各文明间的互学互鉴。张骥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复旦的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复旦,研究的网络借助全国的力量,研究的视野关注当下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中心议题,要进一步发挥好这一优势。

论坛期间,举行了《中外人文交流与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新书发布。该书是“复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丛书”的第二部,反映了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世界知识出版社副总编、《世界知识》杂志社社长罗洁对新书内容和出版意义进行了全面介绍。

国务院部门网站
教育部相关网站
驻外使(领)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