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8月30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贵州理工学院协办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暨成果展示交流会”在贵阳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东盟、“一带一路”沿线等24个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等近200位嘉宾齐聚一堂,以“创新赋能 共育英才”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幕式、主旨报告、圆桌对话、经验交流和总结展望等五个环节,共话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观点、分享经验、展示成果、探讨合作。
会议现场
在开幕式环节,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黄健、泰国驻华大使馆教育科技公使衔参赞陈善意、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纽约办公室主任马可·苏阿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分别致辞。
贾鹏代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做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更加重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同东盟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希望加强政策沟通、拓展校际交流、推进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构建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并希望出席论坛的专家和嘉宾更好地出谋划策。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
陈善意代表泰国驻华大使馆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她认为,泰中友谊源远流长,教育合作是连接泰中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在泰中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泰中教育合作成果丰硕。泰国政府及高校非常重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泰国驻华大使馆将为泰中高校合作、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海外实习对接提供全方位支持。
泰国驻华大使馆教育科技公使衔参赞陈善意
黄健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贵州将把握机遇,以教育国际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黄健
马可·苏阿佐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涵、实施进展、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国际组织用人要求,提出国际组织人才需要具备多样性与包容性、较强的语言能力、相关教育背景及工作经验、跨学科能力等核心素养。他提出,要思考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什么是我们能够提供的。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纽约办公室主任马可·苏阿佐
夏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举办论坛的主要考虑,她认为,加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是顺应全球治理改革对多元文化背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人文中心履职尽责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
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长生建学以《聚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扎实做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为题,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詹姆斯·威廉姆斯以《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全球人才》为题,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一级巡视员、中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协会副理事长王庆林以《工程教育国际化与中国和东盟的作用》为题,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以《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为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培养建设者》为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前副司长王之佳以《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以《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题,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六个专题报告围绕着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形势与政策、理论与实践展开,提出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认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工程教育合作与认证、全球环境保护、青年就业创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学校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阐释了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概念的理解、政策依据和理论思考、实践做法与推进建议等。
国家留学基金委秘书长生建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詹姆斯·威廉姆斯
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一级巡视员、中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协会副理事长王庆林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前副司长王之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咨询专家马燕生和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宁桂玲分别担任主持,围绕着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两个主题进行了对话。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穆罕默德·沙烈胡丁、联合国大学澳门研究所运营经理吕焕天、新加坡管理学院sim教务长魏国基、社会健康成长学会主席巫俊义、亚太科技大学校长何振光、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处长陈丽霞、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心仪、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叶健等外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和国内外高校代表参加对话。对话嘉宾结合本国情况、自身单位及工作经历,充分探讨了当今形势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怎样的素养、教育为此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人才培养如何提质增效等问题。同时,数位台下嘉宾也参与到对话中,形成台上台下互动、热烈精彩的对话氛围。
左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咨询专家马燕生、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穆罕默德·沙烈胡丁、新加坡管理学院sim教务长魏国基、社会健康成长学会主席巫俊义、联合国大学澳门研究所运营经理吕焕天
左起: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宁桂玲、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处长陈丽霞、亚太科技大学校长何振光、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心仪、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叶健
会议现场
在经验交流环节,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主持,纳拉斯印度教大学马拉维亚和平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教席普利杨卡尔·乌帕德亚,江苏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学院常务副院长崔勇,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钞秋玲,伦敦大学学院环境、能源和资源系副主任洛伦佐·洛蒂,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总裁孙中雯等5位嘉宾,分享了所在单位关于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经验、做法和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
纳拉斯印度教大学马拉维亚和平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教席普利杨卡尔·乌帕德亚
江苏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学院常务副院长崔勇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钞秋玲
伦敦大学学院环境、能源和资源系副主任洛伦佐·洛蒂
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总裁孙中雯
在总结展望环节,夏娟作了论坛总结发言。她认为,在多方广泛关注和中外嘉宾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天紧张、充实而有秩序的辛勤工作,论坛开得很成功。她从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素养与条件、高校重视与实践、机制和模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的教育与成长等多个方面,总结提炼了论坛的主要观点和成果,得到与会嘉宾的认可。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十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二十周年。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暨成果展示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在对外开放环境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面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更好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深化中国和东盟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交流与国际合作,促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