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11月24日下午,由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创意中心协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董松寿,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徐庆平教授,联盟理事会理事、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联盟相关单位的40余位师生参会学习。联盟执行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主持会议。
2023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研讨会合影
会议首先进入主题发言环节,张淳教授在《为人民而艺术——构建中国艺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发言中,以美术学科为例,围绕构建中国艺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从三个维度作了汇报,系统阐释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理解。首先,传承中国人民大学特有的红色基因是构建中国艺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坚持为人民而艺术的方向指引和宗旨目标;其次,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办学结构为构建中国艺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跨学科优势的重要支撑,艺术学院积极与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院系密切交流合作,极大提升了艺术学科的想象力和执行力,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构建中国艺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人大艺术学院提出的写意油画方向,就是在不断实践中将中国的写意传统与西方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就中国人民大学如何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具有宏观战略性的思想指引。张淳表示,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参与共建中国艺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在高等教育方面贯彻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张淳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林一教授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中欧人文艺术教育交流》的发言中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我们做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既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又需要融会贯通到实践中,特别是要深刻领会其内在的逻辑。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中欧关系的重要性,为促进中欧人文艺术教育交流指明了方向,中欧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特别是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人文艺术交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林一教授还指出,以艺术为媒介、形式和内容,促进中欧人文交流,需要在平台、内容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加强能力建设。
林一教授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齐骥教授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擘画数字文化蓝图》的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经由这种“结合”而形成的文化旅游发展新形态、新平台、新路径,既拓宽了文化旅游的发展视域,也延伸了文化旅游的历史厚度,造就了文化旅游有机统一的新的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齐骥指出,文化旅游同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相互激发、相互成就,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文化旅游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译和裂变,打造数字文明新时代品质化生活范本,创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文旅样本,在“第二个结合”中擘画新蓝图。
齐骥教授发言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朝霞在《艺术 n: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文化生态位机制》的发言中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中“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跨文化交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下大力气通过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更要更新观念导入新的行动策略,进一步提升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在原有工作平台和经验基础上,还需要导入新的方法意识,采用新的思考工具。文化生态位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与未来等国际文化传播的重要命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与策略。其中,“艺术 n”就是基于文化生命体意识的一种生态位策略建构。国际文化传播需要可生长的空间态位策略,以舞蹈孔子学院为例,舞蹈孔子学院发挥舞蹈艺术的本体优势,以长期共同生活交流的方式熔铸文化生命体。我们需要从文化消费态势入手,找到正确的方式,让艺术的能量与其生长的环境产生良性互动与正向交流,以艺达文,以文立心,加强文化生态位机制建设,共创一个互鉴共享的生生世界。
张朝霞教授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周梦教授在《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发言中,以贵州苗族服饰文化研究为例,阐释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中华文明底蕴;同时需要融合时代风尚,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贵州苗族服饰集中体现了本民族历史文化,表达了本民族审美观念,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对贵州苗族服饰元素的提取和设计,是一次历史与时尚的有机结合,古老的非遗艺术由此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构建起连接民族与世界的桥梁,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
周梦教授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嘉副教授在《传统文化在演艺领域内的创造性转化》的发言中表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在技术手段日趋成熟的今天,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应探寻更新颖的方式,实现创造与创新的转化和发展。首师大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和甲骨文研究中心孵化的甲骨文儿童舞台剧《玄鸟》将甲骨文元素融入商代的“玄鸟”神话,与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以协同创意的方式促进了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创造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验。
郭嘉副教授发言
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央戏剧学院外事工作处处长琚萍在《以教育为基础服务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欧戏剧文化交流实践探索》的发言中表示,中央戏剧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促进中欧之间高水平文化交流,推出《梁祝》等一系列优秀的演剧作品,深入参与并积极主办桂林艺术节、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等各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沟通民心,增进中欧人民的友谊,用戏剧艺术搭建起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桥梁。
琚萍理事发言
圆桌交流由联盟副理事长董松寿主持,携手徐庆平教授,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教授,联盟理事会理事、北京海纳丝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臧红岩,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处副处长、国际学院副院长周怡琛,围绕中欧文明互鉴与中国文艺人才国际性提升这一主题展开深入对话。
徐庆平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插队期间广泛阅读世界各国名著,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外优秀文明,启示我们人文艺术教育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广阔的视野,积极学习各国先进知识文化,增强知识储备。刘明才回顾自己对外交流访问的经历,表示必须摒弃对西方低姿态、仰望式的学习态度,中国的艺术发展只有扎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臧红岩结合自己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创业经验,表示要积极探索新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模式,为孔子学院建设、图书翻译出版等人文艺术教育事业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和提升空间。周怡琛表示,北京服装学院承担着文化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中国服饰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良好媒介,除了实用性之外,其艺术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让来华留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精髓,促进各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圆桌交流环节
徐庆平教授交流学习心得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必须深入理解、领悟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推动联盟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更大力量,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联盟执行秘书长齐悦主持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研讨会现场
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获奖学生组成的均衡四重奏在会议前奉献了精彩的音乐表演,助力中欧人文艺术交流绽放光彩、奏响和谐。
弦乐四重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