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来源: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许多外国记者来到中国,采访与报道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为中国的抗日救国宣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中有的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采访,写下了许多杰出的通讯报道和著作,及时、详细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根据地的生活与战斗情况。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贝特兰的《华北前线》、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爱泼斯坦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斯特朗的《中国人征服中国》、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这些外文著作还大多被译成中文出版,在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鼓舞、激励与鞭策的作用。
一、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年—1972年)
埃德加·斯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1928年7月,斯诺怀着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来到中国,在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兼任《芝加哥论坛报》驻远东记者。在见识了大上海的繁华后,斯诺决定去中国西北地区看一看。在此后的绥远之行中,他亲眼目睹了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的惨烈景象,也目睹了满口英文的海归官员在救灾时的贪婪无道。在责任心和同情心的驱使下,斯诺把他的见闻写成《拯救25万生灵》的长文,向外界报道了1928年中国北方的旱灾。1930年以后,他的脚步更是遍及东北、台湾、云南等地,写下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1933年,北平燕京大学聘请他担任新闻系教授。
斯诺与红军的相遇不是偶然的。1936年春天,毛泽东曾经让上海的地下党找一个能发表作品的外国记者和一个医生,以便争取国际上了解中国的抗日主张。经宋庆龄推荐,毛泽东邀请了斯诺,因为斯诺具备多方面条件:他是一个美国人;他为具有影响的《星期六晚邮报》和《纽约先锋论坛报》写稿;具有同情心。斯诺1936年7月进入陕北根据地,同行的还有黎巴嫩裔美国人马海德医生。
毛泽东与斯诺在延安
他首先来到保安(今志丹县),与毛主席等领导人进行了长谈,斯诺和毛主席更是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情。在数十次的彻夜长谈中,毛主席首次披露了自己参加革命的心路历程。除红军领导人之外,斯诺的采访对象还包括工农群众、前线的红军指战员。他每天起早贪黑地进行采访,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一共做了16本笔记,拍摄了24卷胶卷,留下了大量文字和照片。
离开陕北后,他根据这四个月的经历与见闻,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中国发行时,为躲避书报审查,改称《西行漫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红军和毛泽东的伟大形象树立起来了,一批批年轻人从各地奔赴延安,毛泽东后来说:“斯诺著作的功劳可与大禹治水相比”。白求恩在给朋友的信里说:“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你们必将与我有同感。”
抗日战争中,斯诺担任起战地记者。“皖南事变”后,因为对该事件进行了如实报道,国民党当局逼迫斯诺离开了中国。离开前他说:“我的一部分将永远地同中国褐色的群山、碧玉似的梯田、晨雾掩映的岛上庙宇留在一起;同那些信任过我、爱护过我的儿女,同那些脸色黝黑、衣衫褴褛、眼光明亮的儿童,同我所认识的同辈和好友,尤其是同那些卑贱的、没有军饷的、饥饿的、受人蔑视的、农民出身的步兵留在一起。”
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1892—1950)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1928年底,史沫特莱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途经苏联来到中国,先至东北、华北,后来到上海,开始了她在中国12年的新闻记者生涯。1929年12月27日,史沫特莱与鲁迅见面,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史史沫特莱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
1936年12月,她来到西安,报道了西安事变。1937年3月1日,她采访延安,会见仰慕已久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访问了工农红军将领彭德怀、贺龙和妇女领袖人物邓颖超、康克清等,将延安的真实情况报告给世界各地的读者。史沫特莱还前往山西抗日前线采访,1938年1月后离开山西抗日前线前往武汉采访,10月武汉沦陷后又来到新四军部队进行采访。1940年初,史沫特莱来到重庆,9月因病取道香港回美国就医。此后,她一面写作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一面利用一切机会为中国革命作宣传,并因此而受到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
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1885—1970)
斯特朗与周恩来在延安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1921年后,她旅居苏联近30年,一直把莫斯科作为常住之地,创办和主编苏联第一家英文报《莫斯科新闻》。1925年,斯特朗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广州,她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省港大罢工。1927年,她第二次来到中国,深入湖南农村,报道了毛泽东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1937年,她第三次来到中国。这时,抗日烽火燃遍了中国大地,她经香港到武汉,于年末到山西南部的八路军总部采访,报道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末,她第四次来到中国,在重庆采访了蒋介石,也采访了周恩来。1946年,她第五次来到中国,奔赴解放区,在她采访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四、汉斯·希伯(hans shippe,1897—1941)
汉斯·希伯(左一)与陈毅、粟裕等合影
汉斯·希伯是德国籍反法西斯著名作家、记者,曾任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1925至1927年间的大革命时期,汉斯·希伯第一次来到中国,曾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1932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在上海同《大美晚报》的编辑——英国人巴林博士一起建立了上海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其成员有美国作家及记者史沫特莱、美国医生马海德、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等。同时,他还常用“亚细亚人”为笔名,在美国《太平洋杂志》、英国的《曼彻斯特卫报》等报刊上发表关于远东和中国问题的报道及评论。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除在《太平洋杂志》上发表《中国正越战越强》等长篇政论文章外,还筹募医药用品,冒险送到新四军中。1938年春,他从武汉转往延安,采访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1939年初,希伯采访了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见到周恩来和叶挺。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他于当年5月与夫人秋迪一起到苏北新四军中采访,并完成了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同年9月,他从苏北进入山东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1941年10月30日,汉斯·希伯所在的部队与日军在沂南县大青山遭遇,他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参考资料:
1.闫树军:《延安时期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炎黄春秋》2021年7月号
2.朱纪华:《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
3.李嘉树:《西方人眼中的红色中国——访问延安的欧美人士对中共和根据地的报道(1936-1946)》,《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
4.韩峰,邹燕:《陕甘宁时期外国友人的"延安观"》,《传播与8846威尼斯的版权》2016年第6期
5.简·麦金农 史蒂夫·麦金农 康明强 吴周文:《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小传》,《译林》1983年第1期